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设置 >> 正文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简介

发布者: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发表时间]:2019-10-17 [来源]: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浏览次数]:

一、 研究方向基本情况

雕塑艺术研究

  雕塑艺术研究方向,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站在当代艺术与当代文化的发展前沿,对高层次艺术人才的需求,通过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提升专业创作水平、升华艺术修养的教学训练和实践,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学术研究与创作相结合,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胜任雕塑艺术研究、创作、教学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公共艺术艺术研究

  公共艺术研究方向,旨在培养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科学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劳动技能,正确的人生价值,在专业上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从事设计研发、推动专业发展、承担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复合型公共艺术人才。

二、 导师基本情况


张松涛: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加拿大the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艺术与艺术史系客座教授。长期从事雕塑艺术研究与创作,参加国内外联展50余次,举办个展多次;获中国雕塑新锐奖、楚天文华美术奖、“朝圣敦煌•首届国际城市雕塑作品大展”特别奖等;作品被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湖北省美术馆、北京市政府、杭州市政府、澳门市政府等收藏;多次在国内外策展、讲座、开设艺术工作坊、担任展览及奖学金评委。

谭炜:现为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ICAC国际少儿美术大赛评委会会员。长期从事雕塑艺术研究与创作,斩获“第七届体育届美展” 优秀奖,中国十艺节优秀奖,第二届湖北青年雕塑双年展优秀奖等;多次参加全国美展等国内外展览;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或其他机构收藏;在国内外策展、举办讲座、担任展览及奖学金评委等多次。发表论文多篇。

黄邦雄:生于1957年2月,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人。当过知青,进过工厂,1980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雕塑专业,学习四年,获本科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湖北雕塑艺术委员会艺术委员、武汉市青年美协艺术委员、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卫:1959年出生于武汉,祖籍广东高州。198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专业本科,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任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多次参展、多次个展,教育出很多优秀的学子。多项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

余景学: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湖北美术学院教师。1999年参加湖北省第九届美展,2000年 参加“全国高等美术学院·希望之星”雕塑展,参加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获三等奖,参加纪念延座讲话60周年美展获优秀奖,参加国际当代素描展,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序列展——十大美院教师作品展”等。

吴宁:现为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委员。长期从事公共艺术研究与创作,2023年《陈设概论》获批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多次参加国内外联展;获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第十一届大赛公共文化类一等奖、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第十届大赛商业类一等奖等;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永久收藏;2023年《陈设概论》获批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主持完成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课题《长江武汉段城市水域门户文化价值挖掘整理研究》;2021年主持完成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荆楚仪典器用造物研究》;2018年-2023主持完成荆州地区宜昌五峰和武汉江夏及新洲区域性策划、规划设计,并获得相关政府部门高度肯定。


外聘导师:

傅中望:湖北黄陂人。擅长雕塑。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为湖北省美术院雕塑创作室主任,湖北美术馆馆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有《少女》、《跳》、《生命使者》等。作品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榫卯结构系列》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出版有《中国当代艺术家——傅中望》等。


史金淞:1969年出生于中国湖北当阳。1994年毕业于中国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在美国、意大利、中国共举办5次个展,多次在国外交流参展、获奖。

韩熙:2003年7月至今,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专业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滚动资助项目,主持并完成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多次举办个人展览,多次参与群展,多次获得奖项,撰写教材《现代玻璃艺术教学》《环艺速写表现》。

、近年主要研究成果

四、 人才培养举措与成效


  雕塑专业前身是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30年设立的雕塑系,初创即引进了西方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为中国近代雕塑教育起到了示范作用,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雕塑作为公共艺术,是空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创作始终与当代空间艺术(绘画、建筑、景观艺术等)的取向和实践成果保持一致。该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对当代雕塑艺术与传统雕塑艺术的研究,深入探讨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及成果,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上开拓创新。


 公共艺术专业以湖北美术学院绘画学科的深厚传统为依托,融合设计学科创新优势,纳入了传统的壁画、雕塑艺术并广泛延伸和拓展了更多元的造型艺术形式,具有融通性、开放性、创新性、凸显素质教育、强调学以致用、兼顾理论实践、服务社会为先的专业特色。本专业秉持“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倡导品德素质、人文修养、技艺技能、创新创造并行及“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关注社会核心价值及公共诉求,提倡多元、多层次文化理念,促进社会生活的艺术化,探讨多种媒介及艺术表现形式公共艺术创作与设计中的综合应用研究造型艺术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极具艺术内涵的丰富性和包容度, 适应着造型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培养举措:本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注意鼓励和发挥硕士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硕士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采用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与创作相结合、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互动教学方式、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创作)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执行教学,注重实践,将教学实践纳入培养计划,有安排、有指导、有检查、有考核成绩和评语。同时,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和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如参展、观展、学术论坛、策展等。

  培养成效:近些年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获奖、参展等情况较好。近五年,我系研究生策划、举办或参加的重要展览、演出活动共47项;获奖35项目,其中省级及以上展览18项。其中,陈艺楠、曾露林等同学入选“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览”;陈艺楠入选“2016亚洲现代陶艺展”(中国 台湾)、“2016韩国利川第30届国际陶瓷节陶艺展”(韩国 利川)、“2016韩国利川第30届国际陶瓷节驻场艺术家”(韩国 利川);孙醉获“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大奖”、“罗中立奖学金”;丁立卓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新锐奖”、第二届“湖北省青年雕塑双年展”十佳作品(最高奖);胡伊宁获“第十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优秀奖;优秀奖钱文杰获“第三届湖北省青年雕塑双年展”展十佳作品(最高奖项);魏赫茜获2022年获“第二十三届西湖艺术博览会“金展奖’;胡璇获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全国决赛二等奖等。


五、就业方向与领域

  教师、设计师、艺术家、企业家。

六、代表性创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