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和他的玻璃世界
(通讯员:万莹莹、何池)韩熙,1981年3月生于湖北天门,1998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2003年至2007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2007年前往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造型与设计学院玻璃工作室研修,2010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自2008年至今,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玻璃艺术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英国国家玻璃中心驻地艺术家,“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
近日,韩熙教授将在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为期四周的玻璃艺术课程,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宣传部学生记者一行对韩熙教授进行了专访。让我一起走近韩熙,走近他的玻璃艺术世界。

韩熙老师在接受采访
以下为采访内容:
记:我们学校并没有开设玻璃艺术专业,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玻璃艺术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希望您能给湖北美术学院一些想要学习接触玻璃艺术的学生提供指引方向?
韩:首先从玻璃艺术的发展来讲,虽然玻璃诞生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玻璃学科作为高等玻璃艺术教学在整个国际范围内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从国际玻璃工作室运动至今也只有53年的历史,随着玻璃工作室运动的推动,玻璃从生产的材料变成艺术创作的媒介,并在高等艺术学院逐步建立起玻璃艺术系科。而玻璃学科进入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只有十五年左右。但是如果要学习玻璃艺术专业,仅仅只研究玻璃本体是很难以看清玻璃艺术在整个艺术世界中所处的地位、发展方向和趋势的,所以我们需要综合的素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把握当代艺术和时代发展的动向。才能更好的学习玻璃艺术学科。我之前也有写过许多关于玻璃艺术学习的书籍,现在也正在写关于玻璃艺术教学和创作方法论方面的书籍,有对玻璃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和我讨论交流。基于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成长和积淀,我想皆尽可能的将我的关于玻璃艺术领域的知识分享给想去了解和学习玻璃学科的一些学生,通过学科间的相互交流产生更多火花和新的思想。与此同时,湖北美术学院的玻璃工作室也在筹备建设中,所以同学们未来会有更多的材料选择的空间。
韩熙老师在认真的回答采访问题
记:关于我们学校筹备建立玻璃工作室的一些建议。
韩:作为玻璃工作室的建设在短期的两三年间可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大家都可以用玻璃材料进行创作,一同去探索现代玻璃艺术学科,并且随着这个学科的不断成长,我相信将来湖北美术学院的玻璃艺术系课也会成型。在此期间,我可以跟师生们交流分享我在中国美术学院玻璃系科建设中的一些经验。

韩熙老师创作作品工作照
记:老师我们知道您已经举办了《澄思呓语》、《观·影》、《筑造》、《明镜》四个具有阶段性的展览了,那么想问下您下一阶段的展览计划?有没有考虑做玻璃艺术的跨界?
韩:下一个展览也早就在规划中。预计在2019年—2020年之间举办,因为一个艺术风格的探索需要一个过程来积累。玻璃材料的可控性相对较低,也就意味着我会进行大量尝试,面临大量的失败,所以需要时间来积淀。而且现在正值我艺术的转型时期,因为我在窑铸玻璃铸造领域积累了一些成果,如果我在我下一阶段没有一个巨大的突破和变化的情况下我不会继续重复之前的过程,所以我现在思考的很多,关于如何在玻璃艺术和当代艺术之间找到一种有机的融合,如何将玻璃历史与玻璃艺术学科有效的对接,如何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如何在当代的中国玻璃艺术学科教育中把玻璃艺术建设得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把我的创作做的具有民族的特征,是我后续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现代玻璃艺术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学科,它和当代艺术领域是有紧密的结合的,如何保证现代玻璃艺术独立审美原则的前提下进入当代艺术领域的探索,融入当代艺术之中,是我未来所需要去做的事情。
由于我曾在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城市雕塑专业任教,有过大量城市雕塑与装置艺术的实践经验,所以在转向玻璃这种手工艺术学科之后,我就在思考玻璃艺术学科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性,这也是未来手工艺术学科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所以我在下一阶段的展览中将会进行实验性的玻璃艺术的探索,希望在观念上给予玻璃新的发展方向,从观看维度上找到新的视角,所以我觉得还得要四到五年的时间来酝酿筹备下阶段的展览。

《静穆的炬光》,60cm*33cm*102cm 2012年
《可现的世界》,50cm*30cm*190cm 2014年
记:老师想问下您日常的一个工作生活是怎么样的?
韩:日常的写作科研,创作,和带女儿,偶尔打篮球构成了我每一天的生活。
记:母校给您个人带来了哪样一些影响?
韩:首先,奠定人世界观和艺术观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大学,人在大学不断地成熟,经验在不断地积累,知识也在不断地积淀,在这一时期影响人的思想理念发展进步的最重要的就是大学老师了,所以在这个重要的过程中湖北美术学院给予了我关键性的指引作用。
同时,在我追寻自己的理想,探索一些知识的未知领域时也十分怀念大学那段纯真的追求理想的时光。通过与老师交流沟通,并不断加以探索最终迸发出新的火花,新的思想。抱有开放的精神,有不断追求知识的态度,才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记:韩熙老师大学时期最满意的作品?
韩: “大学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永恒的片段,而不是从某一件作品伸发的,大学所有的作品构成了我完整的大学学习生涯,每一件作品对于自己来说都是悉心完成,充满了情感的。所以如果说满意这一件作品,那么其他作品就会对自己有意见,所以对每一件作品都是同样喜爱的。”

《漫雪》,72cm*23cm*4.5cm 2008年

《迷失》,49cm*8cm*34cm 2009年
记:您能说下对湖北美术学院学生的寄语?
韩:看到现在湖北美术学院的学生仿佛看到了当年在校求学的自己,尽管校园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艺术的传承和流淌的血液还是和我读书时期在昙华林校区的感受一样。所以我想把我自己的成长中所奉行的理念分享给大家,汇集成一段话就是:“要勤奋努力,尊重知识,保持纯洁的理想信念,保证对学术的执着追求,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就会迎来崭新的机遇。并且不要计较细节的得失,勤勤恳恳,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一个合格的有理想有追求有执着实践精神的青年艺术家”。

《抚慰与平衡》,20cm*42cm*110cm 2012年

《月色下的海洋》,58cm*8cm*29.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