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学院教师在A5教学楼210会议室共同观看,线下老师通过线上平台同步收看。

收看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聆听大会重要讲话,共同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峥嵘岁月与伟大胜利,深刻感悟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民族气节,深切体会到今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来之不易。
活动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要教导学生牢记历史、珍视和平,将抗战精神融入艺术创作中,以雕塑与公共艺术为载体,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贡献艺术工作者的智慧与力量。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将持续推动抗战历史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结合新生导学、专题创作、公共艺术项目等环节,系统开展红色主题创作与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师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师热议九三阅兵
每一次阅兵式都是一次振奋人心的盛宴,展示了国家军队的英勇和国家的实力。看着战士们挺拔的身姿和坚定的步伐,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自豪。让我们共同庆祝国家的强大和繁荣,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2025年9月3日的天安门大阅兵,是一场震撼视觉的军事盛宴,更是一次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它连接着苦难辉煌的过去,彰显着繁荣昌盛的现在,更昭示着伟大复兴的未来。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罗远红
观看阅兵与晚会,是一次精神的淬炼,一次初心的叩问,一次使命的重温。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和平、繁荣与尊严,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必须倍加珍惜、坚决捍卫。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小荣
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捍卫的是公平正义的思想前沿。回望学校“1136”工作任务,我更加意识到:学术攻坚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战场冲锋”,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就是我们对抗历史虚无主义、捍卫胜利果实的最佳方式。我们要将课堂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谭炜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除了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本职工作,也将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正向传递给学生,牢记抗战精神、珍视和平,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而拼搏奋斗。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谢荪
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与主观能动性,持续推动青春健康教育深入发展,助力青年健康成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勇担使命、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贡献“湖美”智慧,展现“雕公”力量。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办公室主任陈玲
我们铭记抗战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抗战精神鼓励我们永远前行。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师孙域钦
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成为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人类关怀;既铭记历史苦难,又勇于开创和平繁荣未来的新时代栋梁。这,或许是对80年前那场伟大胜利最崇高的致敬,也是对下一个80年最庄重的承诺。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师杨宁